PLC系統與dcs系統的結構差異不大,只是在功能的著重點上的不同,DCS著重于閉環控制及數據處理。PLC著重于邏輯控制及開關量的控制,也可實現模擬量控制。
DCS或PLC系統的關鍵是通信。也可以說數據公路是分散控制系統DCS及PLC的脊柱。由于它的任務是為系統所有部件之間提供通信網絡,因此,數據公路自身的設計就決定了總體的靈活性和安全性。數據公路的媒體可以是:一對絞線、同軸電纜或光纖電纜。
DCS的特點
(1)控制功能強??蓪崿F復雜的控制規律,如串級、前饋、解耦、自適應、最優和非線性控制等。也可實現順序控制。
(2)系統可靠性高。
(3)采用CRT操作站有良好的人機界面。
(4)軟硬件采用模塊化積木式結構。
(5)系統容易開發。
(6)用組態軟件,編程簡單,操作方便。
(7)有良好的性價比。
通過數據公路的設計參數,基本上可以了解一個特定DCS或PLC系統的相對優點與弱點。
(1)系統能處理多少I/O信息。
(2)系統能處理多少與控制有關的控制回路的信息。
(3)能適應多少用戶和裝置(CRT、控制站等)。
(4)傳輸數據的完整性是怎樣徹底檢查的。
(5)數據公路的最大允許長度是多少。
(6)數據公路能支持多少支路。
(7)數據公路是否能支持由其它制造廠生產的硬件(可編程序控制器、計算機、數據記錄裝置等)。為保證通信的完整,大部分DCS或PLC廠家都能提供冗余數據公路。
為了保證系統的安全性,使用了復雜的通信規約和檢錯技術。所謂通信規約就是一組規則,用以保證所傳輸的數據接收與發送。
目前在DCS和PLC系統中一般使用兩類通信手段,即同步的和異步的,同步通信依靠一個時鐘信號來調節數據的傳輸和接收,異步網絡采用沒有時鐘的報告系統。
PLC與DCS的前景
大家都知道FCS是由PLC或DCS發展而來,現在FCS系統被廣泛的應用,那么,PLC與DCS前景又將如何。
PLC于20世紀60年代末期在美國首先出現,目的是用來取代繼電器,執行邏輯、計時、計數等順序控制功能,建立柔性程序控制系統。1976年正式命名,并給予定義:PLC(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是一種數字控制專用電子計算機,它使用了可編程序存儲器儲存指令,執行諸如邏輯、順序、計時、計數與演算等功能,并通過模擬和數字輸入、輸出等組件,控制各種機械或工作程序。經過30多年的發展,PLC已十分成熟與完善,并具有強大的運算、處理和數據傳輸功能。并定義為可編程控制器(ProgrammableController PLC)。PLC在FCS系統中的地位似乎已被確定并無多少爭論。參見圖3:IEC推薦的現場總線控制系統體系結構。PLC作為一個站掛在高速總線上。充分發揮PLC在處理開關量方面的優勢。另外,電廠輔助車間,例如水處理車間、循環水車間、除灰除渣車間、輸煤車間等,這些車間的工藝過程多以順序控制為主。PLC對于順序控制有其獨特的優勢。輔助車間的控制系統應以遵循現場總線通訊協議的PLC或能與FCS進行通訊交換信息的PLC為優選對象。
現場總線的應用是工業過程控制發展的主流之一??梢哉fFCS的發展應用是自動化領域一場革命。采用現場總線技術構造低成本現場總線控制系統,促進現場儀表的智能化、控制功能分散化、控制系統開放化,符合工業控制系統技術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