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外部條件指UPS電源、計算機控制系統接地、控制室和電子室環境要求等。電廠在安裝和調試期間,由于搶工期或其他因素,這些情況往往被忽視,但外部條件好壞卻直接威脅到DCS安全、穩定運行,通過對DCS問題分析可知,很多事故、故障等就是由于UPS電源及系統接地不好等原因引起的。DCS沒有良好的接地系統和合理的電纜屏蔽,不僅系統干擾大,控制系統易誤發信號,還易使模件損壞??梢?,UPS電源、控制系統接地、控制室和電子室環境要求等外部條件不好給電廠投產后DCS的安全,穩定運行留下極大隱患。因此,DCS系統電源設計一定要有可靠的后備手段,負荷配置要合理并有一定余量;DCS的系統接地必須嚴格遵守技術要求,所有進入DSC系統控制信號的電纜必須采用質量合格的屏蔽電纜,并要同動力電纜分開敷設且有良好的單端接地;還要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如電子間出入登記、文明衛生等管理制度,定期消除灰塵、每天進行環境檢查,定期對DCS系統接地進行測量,對DPC冗余切換、DPU及保安電源冗余切換進行試驗等,以確保DCS外部環境條件狀況良好。所以DCS投運前要做好一系列外部環境的檢查,滿足有關條件后再上電、投運。
1.系統投運前檢查及質量要求
(1)外觀檢查及要求
投運前檢查設備所在的環境的溫度、濕度和清潔度情況,檢查電子設備間電纜孔洞封堵完好,還要檢查各路電源熔絲符合要求,各控制站柜、I/O柜和現場過渡端子柜的柜號、名稱標志明確,并內附端子排接線圖。各控制站柜、I/O柜和現場過渡端子柜的個檔公用電源線、接地線、照明線應連接完好、正確、牢固;附件齊全、完好。柜內照明正常。由現場進入中間過渡端子柜、現場控制站機柜的各類信號線、信號屏蔽地線、保護地線及電源線,應連接完好、正確、牢固、美觀;電纜牌號和接線號齊全、清楚。
(2)各工作站檢查及質量要求
1)對于現場控制站,要檢查由現場進入現場控制站機柜的各類信號線、電源線以及接地線等,應連接完畢,以確保系統的完好,減少缺陷。
2)檢查現場控制站機柜內各電源模件、主控制器模件、各功能模件及他設備,應全部復原且安裝正確、牢固,各連接電纜與接線應連接完好、正確、牢固、美觀;各工作站的冗余通信電纜應連接完好、正確、牢固、美觀。
3)檢查現場控制站內的數據通信線,以及各現場控制站間的通信線,應連接完好正確、牢固,各連接電纜與接線應連接完好、正確、牢固。
4)對于操作員站、工程師站等功能服務站,要檢查各站的計算機、CRT、打印機等的電源,應連接完好;還要檢查專用鍵盤、鼠標或軌跡球、CRT信號線和打印機信號線與各計算機之間的連接應、完好、正確;各功能服務控制站等之間的冗余數據通信線、工作站之間的通信線應連接完好、正確、牢固;最后檢查大屏幕監視器的電源及其與計算機間的連接應完好。
2.系統的投運
系統外觀檢查及各工作站必須的檢查合格后,進行上電準備工作。
(1)上電準備工作
1)首先將所有電源開關(包括機柜交流電電源開關和機柜直流電源開關)置于“斷開”位置。
2)檢查電源進線接線端子上是否有誤接線或者誤操作引起的外界饋送電源電壓,確認所有機柜未通電。
3)檢查電源進線接線端子上是否有誤接線或者誤操作引起的外界饋送電源電壓,確認所有機柜未通電。
4)不得隨意直接合上電源,必須檢查DCS系統相關的所有子系統的電源回路確實無人工作,與DCS系統相關的所有子系統狀況允許系統上電;并且辦理齊全投運所需手續后,再上電。
(2)投運步驟
1)現場控制站上電。依次合上現場控制站總電源開關、系統電源開關及現場電源開關啟動現場控制站,自動進入系統運行狀態,并可通過自診斷沉痛許觀察運行狀態。
2)各功能服務站上電。
a.合上總電源、合上打印機、大屏幕顯示器等電源開關,接通各工程師站和歷史數據站的主電源,啟動各個工程師站和歷史數據站,CRT上出現顯示,并進入操作系統,啟動應用程序,系統按順序自啟正常。
b.合上各操作員站主電源開關,啟動各操作員站,自動進入應用程序。
3)按照上述步驟,逐臺啟動所有計算機;直至整個DCS啟動完畢。
4)檢查通風設備應工作正常。整個系統的通信連接、CRT畫面顯示、各設備的運行狀態等指示,應正常并與實際狀況相符,否則應予以處理。必要時可通過專用檢查工具和專用軟件等進一步進行檢查。
(3)初次投運的DCS系統
初次投運DCS系統,為了安全可靠其間,一定要驗證DCS的接地系統、負荷配置情況、系統功能和系統性,能應滿足有關要求。在控制模件柜內,按廠家要求分別撥出主控制模件、通信模件和I/O模件,以確保機柜通電時不會發生燒毀控制模件的事故,不會對外設備誤發操作指令而導致設備事故。
(4)大修或升級后的DCS系統
經過大修或升級后DCS系統,應按照有關要求,進行系統的性能和功能試驗。檢修或升級后的系統,在各設備及功能檢查、試驗正常的情況下,應進行72h的離線運行,以便測試系統的穩定性,只有在系統的穩定性符合要求后,才能將系統正式投入在線運行。